百人会落幕,中国电动车将在2025和2030年经历什么?

发布时间:2019-01-15 来源: 盖世大V说

  1月11日-13日,在中国车市迎来28年来首次下降的“冬天”,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在钓鱼台如期举行。

  纵观三天的百人会,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被重点提及,也引起了智库君和智库专家的格外注意。

  首先是2025年,其关键意义在于: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全方位突破的转折点。

  2025年——电动汽车将与燃油车价格相当。

  2025年——无论从价格还是续驶里程,电动车都可以完全PK掉传统燃油车。

  2025年——智能化汽车也会突飞猛进。

  其次是2030年,其关键意义在于:

  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超过1500万辆。

  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有可能占到一半左右。

  在2025年到2030年会有新一代的氢能技术的出现。

  不可否认,历时三天的百人会,2025年和203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太过醒目了。但是回望2018年,在乘用车销量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增速迅猛,全年销售共计125.6万辆,同比增长88.5%,提前完成了业内预期。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从100万到1000万,中国电动车可以在11年的时间完成这样快速的飞跃呢?

  “我们在电动化方面,在政府的强力推进下确实市场表现出色,但是没有理由这么乐观,因为不符合规律。”一位智库专家表示。

  总之,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好了,三天的百人会落幕了,无论如何,为处于拐点的中国汽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2019年,在中国乃至全球将迎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拐点的时刻,未来汽车革命将与交通、能源、城市协同发展。

  在为期三天的大会上,与会嘉宾围绕汽车零排放和电动化变革、能源转化及传统能源公司转型、未来交通和出行变革图景、下一代汽车关键技术发展、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核心供应链培育、汽车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国际创新对接、产业政策调整等热点问题发表了精彩内容。

  看点一:新能源汽车将在2025年迎来拐点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2025年前后,电动汽车将与燃油车价格相当。

 

  汽车颠覆性变革的底层是可再生能源,是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高度融合。当电动汽车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从制度上和技术上使得电动化与新能源对接,并把电动化的全产业链放在绿色的基础之上。

  未来,共享出行有望重塑城市出行。以共享汽车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和商业模式,正在显著地推动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领域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

  2025年是新能源汽车全方位突破的转折点。

  “面向2025年,电动化技术将会全方位的成熟,不管是锂离子电池还是燃料电池都会全方位成熟。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也是价格性价比的拐点,电动车也是性价比的拐点,两个拐点都会在2020年到2025年之间实现。智能化也会突飞猛进,所以2025年左右是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欧阳明高指出,锂离子电池具有成为动力电池主流技术的潜质和前景,但瓶颈是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国内领先企业正在探索低成本的纯电并联式插电混合动力,在成本上可以跟常规混合动力竞争,是一个具有中国优势的技术路线。

  此外,欧阳明高认为:“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是燃料电池、动力电池、混合型动力系统同时发展,虽然燃料电池产业链目前还很薄弱,但产业化态势全球最佳。预计在2025年到2030年会有新一代的氢能技术的出现。

  看点二:电动化X智能化、政策X市场双轮驱动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席万钢:

  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叠加融合的大趋势已经到来。

 

  “在政府、科技、产业、市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进入了导入期向成长期的关键阶段,正好和我们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两者相叠加,个人称之为‘双期叠加’。”

  因此,为了顺应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叠加融合的大趋势,引领产业的变革、支撑产业的升级,国家要战略引领,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协调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开发,以新能源为载体,来着力研发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充实、拓展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检测能力的建设。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

  尽快制定全面实现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增长开始从政策的单轮驱动转向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随着产业规划效应的凸显,我国实现全面电动化的技术基础将更加牢固。中国应该尽快制定汽车全面电动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在全面电动化的路线上,建议国家分领域、分车型实现循序渐进、分步推进:

  第一步,公交车和出租车可以最先实现全面电动化;

  第二步,城市物流、环卫、渣土等卡车全面电动化;

  第三步,由于私家车涉及到购置成本、基础设施、不同地区的消费理念和接受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会在最后实现全面电动化。

  北京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求变育新”,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2.0时代正在到来。

 

  中国汽车2.0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的相互融合。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作为汽车革命重要的两极,绿色发展、智能引领、个性驱动,是未来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组成因素。

  双轮驱动使新能源汽车不仅在技术上更具纵深,也让这一新的物种更贴合全新时代的消费者需求,从而使我们可以借助消费市场巨大爆发力,更快、更有效率的开展全面电动化。

  看点三:非化石能源将快速发展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

  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有可能占到一半左右。

 

  届时,我国将初步构建起集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并举的能源发展体系。

  虽然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比较快,但是行业仍然面临着基础不牢固、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包括:充电设施的平均利用率较低、行业盈利能力低;充电设施的运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充电设施的总量大技术水平低。

  此外,针对外界非常关注的电动汽车“不环保”问题,李冶指出,我国目前非石化能源发电量占比29.9%,预计到2030年,非石化能源发电量占比会达到50%。

  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杨雷:

  未来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整体能源的70%。

 

  未来,新的电气化正在全球发生,终端用电比例不断在攀升;新增电力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光等可变动能源,为电力系统带来新的挑战。

  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的全面电动化将推动电力系统的优化,也为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成立提供新的条件。通过电动汽车来进行需求侧管理,能够给电网反过来提供有价值的辅助服务。

  看点四:后补贴时代的政策环境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中国汽车产业一直也将继续走在开放之路上。

 

  2018年汽车产业受到多方因素影响市场下滑,苗圩认为,长期向好的前景没有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保持着良好势头。产业溢出效应尤其明显,带动了投资、就业和税收增长,同时带动了全球主流汽车企业加速转型。苗圩介绍,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

  随着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逐步退出,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如何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来之不易的成果,保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今后一段时间仍是巨大挑战。

  苗圩表示:“未来将会巩固发展合力,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发展动力,强化驱动创新;优化政策环境,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扩大开放合作,持续培育领军企业。”

  能源基金会(中国)总裁邹骥:

  环保政策驱动电动车的全面电动化以及交通的全面电动化。

 

  中国的交通无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全世界中的体量和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欧美传统的交通发展路径给全球带来的能源压力、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以至于它自身在局地污染物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中国所剩余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允许再走传统欧美的这种交通路径,必须走出一条具有创新性的、革命性的交通路径。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在引领着电动汽车的变革。电动车的成功无疑会对整个我们全球产生影响,我们认为现在正是到了一个关头,就是电动车的全面电动化、交通的全面电动化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时刻,环保政策的驱动推进这种变革到来。

  看点五:新能源汽车补短板,促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

  燃料电池已经进入市场导入阶段。

  现在中国的加氢站10座正在运行,明年预计有100台左右。我们已经掌握了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并经过了大量的示范运行,积累了丰富经验,具备了进行大规模示范运行的条件。

  从国际上来看,燃料电池车已经达到了四缸内燃机的体积水平,本田已经达到了六缸内燃机的水平,功率密度达到每立升3千瓦。我们国内装车的电堆现在大概都在每立升2.0千瓦左右,所以我们输出功率我们的电堆比国外还是低1/3左右。

  “所以我们现在要尽快实现关键材料、电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三合一、双极板等批量生产,为降低电堆成本和提高电堆一致性奠定基础。要提高电堆的比功率,降低电堆成本和pt用量。进一步提高电堆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将以高效、节能、安全、全气候去发展发展。

  “目前正在备战冬奥会,希望通过冬奥会能够研究开发出全气候的新能源汽车,彻底解决东北、西北或高寒地带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问题,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再有禁区。”

  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气候动力电车及控制系统;第二,推动车身结构轻量化,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轻量化,以及整车的轻量化;第三,发展高效低温的增焓温控技术;第四,与航天部门合作,对车体以及全气候的电池,电池系统,进行保温隔热技术,通过能效比提高,降低能耗。

  天际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

  补齐短板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着力点。

 

  全速迈入全面电动化时代,需要解除性能短板给用户带来的焦虑。电动汽车的主要短板就是续驶里程和充电的时间。

  由于传统业态介质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可能大幅度的提升,未来3-5年,三元锂电池会达到技术的瓶颈。固态电池具有体积小、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特点,是未来动力电池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移动充电网络与固定充电网络相结合,将是现阶段缓解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全面电动化时代将伴随人工智能集成的互联网技术到来,这一技术将重塑汽车产业的格局。

  看点六: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实践

  欧盟的目标是2050年在交通领域实现去碳化,到2030年,乘用车和货车的碳排放要减低30%。其中乘用车实现完全电动化(包含氢燃料电池车),而货车和巴士等商用车则会实现更加多元化的燃料形式。

  英国2025年前投入15亿英镑发展基础设施,到2040年,新增的轿车和货车都将是零排放汽车。

  挪威对零排放汽车采取免除注册税与购置税政策,并给以快充等基础设施支持;同时对燃油汽车加收碳税和污染道路税。到2025年,挪威新增私家车和货车必须是零排放车型。

  荷兰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新销售车辆都达到零排放目标。

  美国加州政府正在通过推动充电站和加氢能站等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已有1.8万个充电桩和39个加氢站。

热点职位
热门企业